國際和平架構的演變

陳成斌

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副教授、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

公民視點

或許人類自有歷史以來便有戰爭,甚至有人可能覺得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的歷史。另一方面,與戰爭伴隨的,卻是人類追求和渴慕和平之心。正如不少人 (例如和平主義者)一直強調的,和平固然是基礎的道德價值,亦可與其他重要價值,例如仁愛、正義、德行等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。儘管有人認為完全沒有戰爭只是不切實際的理想 (甚至幻想),但在人類歷史長河中,亦有不少人一代接一代地努力減低發生戰爭的可能性,為和平這理想努力奮鬥。

回看世界近代史,戰爭用到的武器固然日新月異、裝備精良,可是傷害的人卻也越多。二次世界大戰過後,更令世人深刻反思,應該如何建立國際和平架構,以避免一切戰爭。聯合國的設立,便是為了回應如此的時代呼求。聯合國憲章的序言,便開宗明義地說明「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,重申基本人權,人格尊嚴與價值,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……集中力量,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,接受原則,確立方法,以保證非為公共利益,不得使用武力」等的講法。而在憲章內文,亦明言各會員國「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,俾免危及國際和平、安全及正義」(第二條第三款),而且不得「使用威脅或武力,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,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」(第二條第四款)。安理會的設立,就是為了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。當然,在設計聯合國的和平架構時,亦必須顧及會員國受到武力攻擊時應該如何處理。大體而言,憲章第七章說明了各國面對攻擊時應交由安理會決定如何應對,但五十一條列明各國有「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之自然權利」。

誠然,這個國際和平架構歷來運作得不夠順暢,特別是在安理會無法達成共識時,聯合國便猶如被廢了武功一樣,無法維持世界秩序。然而,這個和平架構也並非毫無成效。現在各國只能以自衛為理由發動戰爭,儘管有時只是藉口,但至少顯示出,人類已經由以往各式各樣的開戰藉口,減少到只剩下自衛這個主要理由了。未來,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實現和平理想,將取決於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。

公民思考

  • 我們如何把仁愛、正義、德行等價值與和平的積極意義連繫起來,使這些價值成為公民發展的基礎?
  • 我們應該要怎樣做,才能更好地促進世界和平?公民可以在當中有甚麼角色?

公民素養

公民素養要有關乎世界未來的議題的感知,也要關心社會與世界。和平是一般人的願望,問題在於我們要如何實踐與推廣和平。認識現時的國際和平架構,例如聯合國的運作方式,可以幫助我們增進自身的公民素養認知。

〈國際和平架構:聯合國的成立〉,《星島日報中學生版》,2023年6月26日。

儒家的和平觀念

陳成斌

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副教授、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

公民視點

戰爭與和平的倫理學一般有三個主要理論:和平主義、正義戰爭論、現實主義。當中的和平主義與正義戰爭論,都肯定了可以從道德層面探究戰爭的問題,而和平主義則更多集中討論和平的意義;研究的方向,可以是把和平視為固有價值之餘,亦要探討和其他重要的價值之間的關係,例如仁愛、正義、德行等等。在中國文化當中,儒家被視為主流學說,亦是其中一個最源遠流長的傳統。以往較多學者把儒家的戰爭觀念視為正義戰爭論,但近年亦多了學者留意儒家傳統如何重視和平的價值。

儒家強調「仁」,以此來討論為政之道,戰爭理應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,因為我們應該行王道而非霸道。正如《孟子・公孫丑》所記載:「以力假仁者霸,霸必有大國,以德行仁者王,王不待大。湯以七十里,文王以百里。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贍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悅而誠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」。

又例如《論語・季氏》記載,孔子十分反對季氏攻擊顓臾 (魯國的附庸)。當中,孔子提到不應擔心顓臾未來會否成為對自己子孫的禍害,反而應該重視省察己身:「丘也聞有國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貧而患不安。蓋均無貧,和無寡,安無傾。夫如是,故遠人不服,則修文德以來之。既來之,則安之。」

另一段在《論語・顏淵》的講法也十分值得一記。「子貢問政。子曰:『足食。足兵。民信之矣。』子貢曰:『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三者何先?』曰:『去兵。』子貢曰:『必不得已而去,於斯二者何先?』曰:『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』」。三者的優先次序中,以信賴最為重要、糧食次之、軍備排到最後。

這幾段《論語》和《孟子》的說法都很顯淺易懂,不用多作解釋。但在這裡同時引述這幾篇段落,可以讓大家讀到,儒家的和平觀念是怎樣,亦可以讓我們思考,如何將之應用在生活裡。

公民思考

  • 我們如何把仁愛、正義、德行等價值與和平的積極意義連繫起來,使這些價值成為公民發展的基礎?
  • 我們應該要怎樣,才能落實儒家的和平觀念?公民可以在當中有甚麼角色?

公民素養

公民素養要有關乎世界未來的議題的感知,也要關心社會與世界。和平是一般人的願望,問題在於我們要如何實踐與推廣和平。有些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由自身的公民素養認知與情感開始做起。

〈由儒家角度理解釋和平觀念〉,《星島日報中學生版》,2023年6月5日。

甚麼是世界和平?

陳成斌

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副教授、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

公民視點

有時我們會說生日願望是世界和平,這固然是良好的意願,亦令我們要細心思考到底和平的意義是甚麼。戰爭與和平的倫理學一般有三個主要理論:和平主義、正義戰爭論、現實主義。當中的和平主義與正義戰爭論,都肯定了可以從道德層面探究戰爭的問題,而和平主義則更多集中討論和平的意義。大家對和平的第一印象就是反戰,但這不能視為和平的全部意義,因為這些想法主要是基於反對另一些事情 (亦即戰爭) 而來,本身只有消極的意義。這樣的和平,猶如只依附於其他的事物而存在,並不足以成為很重要的道德價值。要令得和平變得重要,必須要有積極的意義才成。對於怎樣才算是和平的積極意義,正是現時和平主義者的重要研究課題。研究的方向,可以是把和平視為固有價值之餘,亦要探討和其他重要的價值之間的關係,例如公義、仁愛、德行、幸福等等。有些和平主義者會說和平本身就包含這些價值,亦有些會說這些價值都要建基於和平。總的來說,不是所有和平主義者都把和平限制在消極部份,更多是努力尋找當中的積極意義。

在實踐和平的層面上,和平主義與正義戰爭論會有重叠的地方。歷史上,二百多年前哲學家康德的《永久和平論》已有談論廢除軍備和戰爭,還提及了達至世界和平的種種條件,例如各共和國建立「和平聯盟」,將遏止武裝衝突的責任交給聯盟負責,並對聯盟發動「正義戰爭」給予種種限制。國際政治上,由1899和1907年的兩次海牙和平會議,到之後的國際聯盟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設立,和《世界人權宣言》的出現,都有向着上述的和平方向邁進。另外,世界對於戰爭的理解也在這百多年來有所進步。現代除了自衛戰爭的爭議外,國與國的戰爭、種族屠殺、恐怖襲擊等等也是威脅人類安全的問題。很多以往殘酷的戰爭行為,今日都在國際法當中受到明文禁止,方向是希望避免用戰爭方式解決國際爭執,同時把自衞權放到國際條約和機構,而不是個別國家當中。這些都是人類共同努力之下的進步。誠然,這樣的設計未臻完美,未來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。

公民思考

  • 我們如何把公義、仁愛、德行、幸福等價值與和平的積極意義連繫起來,使這些價值成為公民發展的基礎?
  • 我們應該要怎樣,才能做到落實國際和平框架?公民可以在當中有甚麼角色?

公民素養

公民素養要有關乎世界未來的議題的感知,也要關心社會與世界。和平是一般人的願望,問題在於我們要如何實踐與推廣和平。這些都要有自身的公民素養認知與情感開始做起。

《星島日報中學生版》,2022年6月13日。

科技嘅私隱倫理問題

宜家嘅科技日新月異,為人類帶嚟唔少方便,但係都帶畀我地好多道德倫理嘅問題。例如係疫情下,我地要保持社交距離,唔可以有太多面對面既接觸,於是有段時間我地全部要改做網上上堂,但咁樣就令到我地要考慮好多私隱問題,例如會唔會屋企環境唔適宜長期上網,或者自己屋企有啲地方唔方便暴露係鏡頭前面。又例如為咗控制疫情,世界各地都已經用緊唔同既「接觸史追蹤技術」嘅電話/電腦軟件 (contacting tracing app)。呢啲追蹤軟件,係技術方面,只係用緊一啲簡單藍牙技術,根本唔難做到;真正難處理嘅,係背後嘅私隱同安全問題。公共衛生專家認為,追蹤病患接觸史係有效控制病毒傳播嘅重要方法。不過,唔少人就覺得呢啲app 侵犯用戶私隱甚至影響自身嘅安全保障,因為我地不自願咁樣受到呢啲科技既監控,當技術落係不法份子手上,就會好影響我地嘅生活甚至安全。呢啲就係涉及倫理學嘅問題了。

咁,其實乜野係私隱?我地又點解要擔心私隱嘅倫理問題呢?如果照字面解,「私隱」未必有單一嘅意思,係一組家族式相似性 (family resemblance) 概念嘅組合,應用上可以包含好多唔同嘅內容,例如與公共對立嘅私人領域、私人嘅空間不受侵犯、個人資料嘅保密、甚至係涉及個人人格 (personhood)、親密關係 (intimacy) 等等。有啲資料我地覺得係秘密唔想畀人知;有啲資料甚至唔係啲乜野秘密,只係我地一般唔會週圍同人講,會選擇性咁只係同自己親近嘅人分享,呢啲都可以話係私隱。理論上,既然我地既個人資料都係可以選擇性咁同人分享,咁私隱又好似唔係咁絕對嘅。又,係某啲情況下,其實一定嘅監控似乎都係需要㗎喎。有冇道德問題,就要視乎情況而定;例如為咗唔畀可疑嘅人走入自己住嘅大廈,咁大閘有閉路鏡頭似乎無可厚非;但如果話為了安全去到連廁所都裝鏡頭,就唔可以接受。

係一啲情況下,當我地將侵犯私隱視為錯誤嘅行為,其實本身已經等於視私隱嘅議題為重要嘅倫理問題。咁樣嘅思路,可以再分為兩種;一種係重視私隱嘅工具價值,認為私隱會帶來其他很重要嘅後果。另一種係直接認為私隱本身就係很根本嘅價值,因此不能侵犯。有些人甚至會把私隱視為權利或者人權,亦即係話,私隱不只係法律權利,同時亦都係道德權利,大家都有道德責任尊重同埋保障每個人嘅私隱不被侵犯。呢啲都係討論私隱倫理問題時嘅一些基本進路或者前設。

哲學內確實有好多私隱道德問題嘅討論,呢度講講其中兩樣特別嘅想法介紹畀大家。就上面提到嘅私隱權利問題,上年紀七十年代曾經係美國牽起過一番熱烈討論。當中主要嘅爭議係,到底係唔係真係有一種叫私隱嘅基本道德權利,定係其實只係一堆不同權益集結而成嘅籠統稱呼。哲學家 Judith Thomson就係認為私隱唔係一種單一的道德權利。侵犯私隱嘅不道德,其實不在於違反咗私隱權利,而係因為呢啲行為本身違反一堆其他好重要的道德權利,例如自由權利、私有財產權利等等,而所謂侵犯私隱權,就係呢堆權利嘅集合。

另一個近年熱門嘅爭議,係關於到底所謂「控制」(Control) 定係「讀取」(Access) 嘅說法更能解釋咩野叫做侵犯咗私隱,並且噉樣又有乜野道德問題。過去嘅主流似乎係以控制呢個說法為主,但近年都多咗哲學家支持讀取嘅講法。呢個分類有點複雜,但可以用一個例子去理解。例如某一日我去完一間Café ,離開咗一個鐘頭之後,先發現漏咗本手寫嘅日記係嗰度。我返去想攞返嘅時候,發現本日記已經唔係枱上,而係店內職員收埋咗等我返黎攞。支持讀取說法嘅人會認為,係呢個鐘頭內,我係失去咗對日記,特別係裡面內容嘅控制。但係,只要店裡面根本冇人偷睇過我本日記 (即係沒有「讀取」),咁樣似乎並不算係侵犯我嘅私隱。呢個想法其實係想話,很多時我們以為私隱被侵犯,係源於資料被別人獲得或者控制;但其實真正嘅問題應該係資料在沒有我嘅同意下被讀取。同私隱權利嘅討論一樣,呢個讀取說法,有助我地𨤸清討論私隱道德問題時要留意到嘅重點和思考方向。例如當我地好擔心有些軟件會自動攞到我地一啲資料嘅時候,我地要擔心既其實唔係啲資料點樣被呢啲軟件攞到,而係攞到之後點樣讀取、攞黎點用,等等。而當中係唔係牽涉到侵犯了各種乜嘢嘅權利,亦都值得我地細心研究。

References:

Macnish, Kevin. 2018. “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Why Defining Privacy Matters in a Post-Snowden World." 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35 (2):417-432.

Thomson, Judith Jarvis. 1975. “The Right to Privacy."  Philosophy & Public Affairs 4 (4):295-314.

《迴響》第十七期,頁27-28,2021年12月。

由《世界人權宣言》到全球疫情大流行

陳成斌

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

我的全球經驗

我們時常會在新聞或媒體中聽到「人權」一詞,但細想之下,人權似乎有不少意思;而最常用到的意義,應該是指在國際法當中的人權。聯合國大會在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《世界人權宣言》(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, UDHR, 以下簡稱《宣言》),至今已七十二載。人類從二次大戰,特別是納粹德軍或日本皇軍的殘暴裡得到的教訓,明白必須確保每個人的權利,為此各國共同簽署了《宣言》,《宣言》可說是上世紀最能得到大多數國家和人民同意的國際文件。《宣言》從起草時便既有強調其普及性,但亦會兼顧世界各地的文化與傳統。《宣言》的起草委員會有九位成員,主席是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遺孀安娜·愛蓮娜·羅斯福 (Anna Eleanor Roosevelt),而副主席則是中國代表張彭春博士。有學者的研究更發現這位中國代表對《宣言》甚有貢獻,例如在序言和第一條以儒家的觀點談到人的尊嚴與良心,再以此支持人權。

在《宣言》的基礎上,聯合國進一步確立各種人權公約,例如1966年的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》和《經濟、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》,俗稱「第一代人權」和「第二代人權」。一些第一代人權相對爭議較少,例如人身安全的權利、不被謀殺的權利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等等。第二代人權亦很重要,但如何落實就較具爭議,例如住屋、醫療保障和公共衞生、接受教育的權利等等,都是很好的構想,但我們也要好好討論如何落實這些保障,這便很考驗大家的智慧。

這些權利在面對明顯的全球危機時,更顯得重要。例如2019冠狀病毒病 (Coronavirus Disease 2019,簡稱COVID-19) 持續大流行,對全球影響深遠。各國自2020年初開始便忙於應對此病毒帶來的禍害。全球要如何應對疫情,可以如何令社會做到群體免疫,要怎樣分配疫苗,社交距離限制又應該如何實施等等,都會涉及到到衛生人權 (Human Rights to Health)的議題。要如何回應疫情當中這些涉及衛生人權的道德議題,是當前不少全球各地不少專家學者正在共同努力的方向。

通向全球的大門

如何理解適切現今乃至未來的人權理念,甚至應用在諸如應對COVID-19疫情之類的全球危機當中呢?以下是幾條給大家思考的問題:

  • 我們如何可以把人類尊嚴、文化多元性等價值與國際人權法律連繫起來,使這些價值成為人類發展的基礎?
  • 我們應該要怎樣,才能做到落實諸如衛生人權等等的經濟、社會及文化權利?這些權利能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相比嗎?
  • 在COVID-19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,全球應該如何共同合作,才能保障大家的衛生人權?

全球素養

全球素養是指青少年能夠分析當地、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,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,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、得體和有效的互動,以及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的能力。國際人權法是培養這些知識和價值的其中一項基本要素,也有助於我們更能理解如何面對COVID-19疫情這個全球危機。

星島日報中學生版,2021年1月25日

https://rel.hkbu.edu.hk/news/news-25-jan-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