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

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

(原標題:從格魯吉亞與台灣看民族主義)

(《中國評論期刊》標題:戰爭與和平 民族主義是雙刃劍)

近日有一則不太為香港人注意的國際新聞:中亞國家格魯吉亞 (Georgia) 政府聲稱制止了一場由俄羅斯幕後支持的兵變。從去年的格俄戰爭,到現在格魯吉亞與北約舉行共同軍事演習,但國內卻又有長達超過一個月的反政府示威,這些其實都和格俄兩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情仇有關。別的不說,蘇聯時期的大獨裁者史達林(Josef Stalin)正是格魯吉亞人。格俄兩國的複雜關係令得他們的民族情緒極易被挑動,格魯吉亞近年走親西方路線,更令得俄羅斯吃味,民族自尊受創,會伺機反噬並不足以為怪。

或許這些中亞國際情勢好像和我們沒甚麼關係。但除了格俄兩國外,近年來,世界不少國家的地區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都有抬頭跡象,令得不少人憂心實現世界大同、各地互相和平尊重的理想會否離現實越來越遠。也因為現代國家大多數是「民族國家」(nation-states),所以民族主義更常常和愛國主義掛勾。當我們把格俄衝突看成是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的堀起,自然讓關心國際形勢的人憂心不已。像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保羅•克魯曼(Paul Krugman) 便曾在他的《紐約時報》專欄裡提到,去年的格俄戰爭可能是全球化 (globalization) 終結的一個先兆。當民族主義帶來地區保護主義,自然叫人害怕是冷戰再臨,又或會導致各地兵戎相見,衝突不斷。

然而,民族主義或民族情感,若能處理得宜,未嘗不是好事。我們不可能抹殺人民對自己的社會、歷史、文化、民族等社群情感;對自己社群有歸屬感更可以是道德價值的基礎和根源。試看過去一年來的兩岸發展情勢。自馬英九上台後,兩岸關係大幅回暖,「輕舟已過萬重山」。就算未來兩岸還有很多不明朗因素,但至少出現戰事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。然而,兩岸間的熱熾聯絡背後也有民族主義的因素左右大局。同樣是因為民族的自尊和情感,所以中國大陸那邊既願意不惜一戰阻止台獨,但也願意不惜一切維繫台海和平。只要台灣方面不搞台獨,大陸方面似是願意在各方面全力配合台灣的。

同是民族主義,既會導致戰禍不斷,亦可促進和平發展。當然,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格俄關係和兩岸關係有諸般不同,細究之下未必能夠類比。然而,若台灣一如格魯吉亞挑釁俄羅斯那樣對待中國大陸,兵兇戰危的情況恐怕也不遑多讓;事實上,過去幾年民進黨政府主政台灣時,便有這樣的危險。反過來想,若格魯吉亞懂得以小事大的政治藝術,格俄兩國又豈會弄至今日如斯田地?

民族主義其實是一把雙面刃,既可能導向戰爭、軍國主義,甚至種族清洗,但亦可能帶來和平或其他方面的發展和進步。從格俄戰爭到兩岸和平,都是活生生的例子,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民族主義摧毀或改進人類生活的各樣可能。

二零零九年五月六日

作者:陳成斌

Roundtable Community副總幹事;

美國馬里蘭大學 (University of Maryland, College Park) 政治哲學博士候選人

 

《大公報》‧五月二十日
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news/09/05/20/LTB-1084806.htm

《中國評論月刊》網絡版

http://www.chinareviewnews.com/crn-webapp/mag/docDetail.jsp?coluid=0&docid=100974258